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历史伟人为何纷纷出国深造?从热播剧《觉醒年代》看留学
来源: | 作者:2021-6-10 | 发布时间: 2021-06-10 | 390 次浏览 | 分享到:

最近有一部热播的革命历史题材的正剧再次走进了许多年轻人的心里——《觉醒年代》,此剧有两条故事线:一是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二是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

《觉醒年代》以艺术的方式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现目前,《觉醒年代》的剧集已经完结,但它的话题热度依旧很高,很多人都是被大热的小视频吸引从而看了整部剧,最后发现“原来历史正剧也可以这么好看、这么燃”,甚至于热血澎湃!但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其中的一个片段小故事:陈独秀送儿子出去留学。

也许有很多同学都对剧中的历史人物为何出国留学感到不解:为什么中国近代的留学生历史要远赴重洋去求学呢?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出现的留学片段是陈独秀送两个儿子远赴法国留学,他们和平常人家一样,送行时也同样大包小包,还有来自父亲的爱——亲手炒制的糊南瓜子,分别时的拥抱同样带着不舍,但他们深知:就国内当时的环境而言,选择出国留学可以增长知识与见识,还可以探索救国救民之路,这是历史影响下的必然选择。

陈延年和陈乔年身为革命先驱的陈独秀的儿子,必然愿意立志为国为民,父亲陈独秀也必然愿意支持他们为革命事业付出,在国外勤工俭学的日子,都是日后为中国的未来而奋斗。

但他们都不知道的是,此时出国的两个孩子,将来都会为了革命事业献出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既然说到中国近代的留学生历史,那么就不得不提一个人——容闳,他是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也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更是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容闳在清末洋务运动中,他因促成并且经理了两件大事而彪炳史册:第一件大事是参与创建了中国近代第一座完整的机器厂——上海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第二件大事是组织了第一批官费留美幼童;容闳在中国近代西学东渐、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1828年容闳出生在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的南屏镇)的一个贫困家庭,由于家境贫寒无钱上学,容闳从小便随父亲到澳门谋生,容闳的父亲看到英国传教士开办的学堂,学校不收学费还包食宿,就把7岁的容闳送进了澳门的一所教会学校读书,再加上容闳父母觉得他如果会说外国语的话,未来能有不错的活干。

1846年底,因为学堂夫妇因病准备返美,临行前表示愿意带三五名学生一同赴美留学,离开时带着容闳、黄宽和黄胜三人前往美国留学。

1850年,容闳成功考入了耶鲁大学,成为首名在耶鲁学院就读的中国人,两年后,容闳加入美国籍。

1854年,容闳以优异的成绩从耶鲁大学毕业,获文学士毕业,其后返回中国,曾在广州美国公使馆、香港高等审判厅、上海海关等处任职,后为上海宝顺洋行经营丝茶生意,江南制造局的100多种机器,就是容闳去美国买回来的。

容闳作为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一直是耶鲁的骄傲,他的画像被挂在耶鲁的名人堂,从未被母校遗忘,学校还根据他留学美国的照片设计了雕像,静静地伫立在耶鲁校园内。容闳留学的目的非常清晰:“予之一身既受此文明之教育,则当使后予之人,亦享此同等之利益;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

“留美幼童”就是容闳回国后凭一己之力促使清政府启动此计划,并且拉开了中国留学史的序幕。第一批留美的30个孩子中没有一个贵胄子弟,大多来自和洋人有商贸往来的人家。

当时的大多数留学生是很争气的,他们突破语言障碍,用强大的适应能力和聪慧程度在短时间内成为了班里优秀的学生,与寄宿家庭也融为了一体。

到1880年,有22名进入耶鲁大学,8名进入麻省理工学院,3名进入哥伦比亚大学,1名进入哈佛大学。

他们中就有后来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有开滦煤矿矿冶工程师吴仰曾、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国之栋梁大抵如此!将近一百年前的知识分子们,都少不了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现在,不仅只有那些富豪家庭会考虑送孩子出国留学,还有随着家长的眼界提升和经济能力的提升以及留学门槛的降低,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家也会考虑送孩子出国留学,留学方向已呈现大众化和低龄化的状态。

父母希望孩子能得到好的教育发挥自身价值,留学生也希望成为社会精英,推动着国家社会的经济进步和发展。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着人类所见过的最重要的变革时期,只有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才能实现全世界的和平”。(来源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