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与传统文化发展
来源: | 作者:2021-1-12 | 发布时间: 2021-03-29 | 507 次浏览 | 分享到:
发展民族旅游文化,不只是带给当地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效益,还能吸引外国游客前来旅游,向越来越多的人呈现民族文化的特色,推动不同的民族间的沟通与交流,加深彼此了解。同时,民众在受到民族旅游发展的积极的影响,也渐渐发觉到民族旅游文化的商业化带来的消极影响。由此,文章从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对民族传统文化诸多的影响。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自己的生活领域不断演进而沉淀下来的具备显著民族特征的文明、文化成果,主要涵盖以下几个层面。
(一)物质文化层次从物质文化方面讲,民族文化是有着显著的地域风格与民族特征的古老建筑和民宿、民族的传统服饰、饮食、常规生活用具以及极具民族风特色的手工化艺术品等。(二)行为文化层次从行为文化方面讲,民族文化是依据其族人生活习惯,经过长期形成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以及歌舞娱乐和杂技表演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包括民族风俗、民族礼仪、民族节日等。(三)精神文化层次从精神文化方面讲,民族文化就是各民族的宗教信仰、民间所口耳相传的神话故事、传说、以及生活习惯方面存在的忌讳等。(四)制度文化层次从制度文化方面讲,民族文化指的就是各个民族在漫长历史演进中的文化以及显示出的文明现象。
二、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利与弊
旅游致使民族旅游文化日趋商品化,这表示着旅游从根本上产生了变化。它总是受着市场经济的波动影响。这些可以在旅游中出售的物品在市场上定价和流动上看出。所以,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已经有了质的改变,不利于发展。一开始,都同大众的想法一致。但经调查后发现,若只是把民族文化商业化作为负面影响,显着太过随意。不同的东西有着不同属性,不同的文化价值观有不同的消费品与服务群体。但是,允许与不被允许之间有着什么样的界定?因为不同的文化所带来不同影响,商品不仅是纯粹的物质,还是文化的象征。民众在购买商品时,商品不仅起到了实用的功能,而且反映了民众们对这种文化的接受程度。与人们在创造产品的时候一样,倘若产品有了它所存在的使用价值,通过此种现象,就可以说是自己创作的产品是种文化传递的象征。因此,只看到民族文化商业化的负面影响,未免太过浅显。经长期研究,对于民族文化商品化给我国所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不是三言两语能阐述清楚的。它既能延续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能激发民族文化的变革。一位学者曾对巴厘岛的旅游业展开过一次调查。结果表明,旅游业的持续性发展伴紧接着就是文化的复兴的开始。所有优秀的传统及文化都逐渐得到了民众的认可,这使地域性文化再次受到重视。Adams在《旅游与尼泊尔夏尔巴人:重建相互关系》中指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强化了当地居民相互合作以及雇佣劳动关系。资本主义通过旅游业逐步渗透进来,然而,当地居民并没有屈服。相反,他们采取了新型抗击模式,巧妙地做出了肯定的回答。而且,大量研究显示,人们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文化有不同的看法。随着发展中国家旅游资源的开发,一些民族文化也会随旅游业的发展而扩大影响。然而,一些地区的宗教信仰渗透进旅游业的发展中,就产生了不同的纠纷。毕竟,不同人有着不同的观点,这可能导致人口分化。难以评价旅游业的商业化是正面还是负面影响。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民族旅游文化的日渐商业化的发展趋势,就如同经济全球化般,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是双刃剑,既有好处也有坏处,既有缺点又有优点。主要的问题不在于我们如何对待它,而在于如何处理与面对它,从而使旅游开发成本最小化,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对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
(一)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对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的积极影响1、在民族旅游文化的发展中,有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生活在边远地区,经济的状况相对落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走向,这些地区很难适应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更难以在维持正常生活的前提下保护极具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的遗产,导致许多宝贵的民族遗产逐渐流失文化。发展民俗旅游可以吸引许多的游客,不单单能够向外族展示整个民族文化,而且宾馆、饭店等行业的经济效益也会相应提高,从而带动整个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自然会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和投资能力,保护当地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2、有助于强化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发展民族旅游文化,吸引不同地区的人们到有着民族显著特色的区域旅游。在旅游过程之中,这些游客可以了解不同民族的独特文化。通过导游讲解当地的古建筑,他们还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在与当地民众沟通的过程中,不同民族的民俗可以减少未来生活中因风俗摩擦而造成的差异,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也是确保一个国家和平、稳定、发展的前提。
(二)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对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的消极影响1、民族旅游文化的商业化使得民族旅游文化的商业化扭曲。当时许多地区在发展民族旅游文化时,只看重经济的效益。所以,为了向游客展示各民族的文化,他们并未真正探究民族文化背景,对一些民族宗教仪式和民族歌舞表演有粗浅的了解。比如,当他们搬到餐桌上时,很多游客失去了旅游的兴趣,这样不仅仅影响了大批游客的心情,也给当地带来了坏的民族文化名声。2、民族旅游文化的商业化导致了民族文化的价值转型。民族旅游文化的商业化导致许多地区的淳朴民俗逐渐流失,核心价值观向经济利益转移。但是全然不顾这样做的长期后果,许多不必要的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可能是由于导游的简单的解释或缺乏文化资源相关知识,没有办法将本民族文化真正的讲解给游客,更无法正确认识当地的民族文化背后的真正含义,而这些人类文明由于发展历史悠久,却反相关记录材料,也逐渐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3、民族旅游文化的商品化导致了民族文化传承的缺陷。民族旅游文化的商品化,使许多有特色、有价值的民族文化流于表面、庸俗化。这样一来,很多游客看完后就对民族文化失去了兴趣,自然也就没有了传承这种文化的想法。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一个国家的人民能够完成的。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文化的时候,文化才会在不断完善中广泛传播,然后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相较于落后,尤其是部分少数民族的文化倾向或者核心文化价值与市场化经济的相关原则相互冲突。促进少数民族商品经济发展,已成为地方政府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所以,针对民族旅游文化商业化对民族文化再生产影响,我们应该看到其负面影响的局限性,肯定其积极的影响占主体性地位。反之,就会成为民族地区旅游业的盲点,阻碍民族区域旅游业快速的发展。